商務部辦公廳關于2007年全國吸收外商投資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提出,將積極穩妥地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比重;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研發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節能環保產業;鼓勵外商投資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嚴格限制外商投資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產業,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充分利用境外資源發展資本市場,引導和規范外商向上市公司戰略投資…… 商務部辦公廳3月22日發布了關于2007年全國吸收外商投資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指出我國2007年吸收外商投資的工作目標是轉變吸收外商投資觀念,以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為核心,引導外資投向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研發環節,投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同時,要落實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鼓勵產業梯度轉移。
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1485家,同比下降5.7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94.68億美元,同比下降4.06%。 商務部指出,目前我國土地、勞動力、能源等傳統生產要素優勢逐漸弱化,部分涉及吸收外商投資的政策正在或將要陸續調整,短期內可能增加不確定性;同時發展中國家和我國周邊國家也陸續出臺吸收外資新政策,加大吸收外資力度,發達國家之間投資自由化程度逐步加強,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投資增長緩慢。 “因此從長期來看,我國將推進外商投資結構的升級與調整!鄙虅詹勘硎。 所謂推進外商投資結構的升級與調整,正如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所說,并不是中國吸收外資過多,而是要繼續吸收外資,同時提高質量。 推動地區布局優化 目前,我國的外商投資結構仍存在著地區布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的現象,有進一步優化的必要。 我國外商投資地區分布仍不平衡,商務部數據顯示,2006年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69.22億美元,占全國總量的90.32%;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39.22億美元,占6.22%;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21.77億美元,占3.45%;東北老工業基地實際使用外資24.66億美元,占3.91%。 商務部指出,2007年我國將加快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適度放寬中西部地區外資準入條件;落實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的各項政策,推動各地區加強協作,鼓勵東部地區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創造條件,積極承接東部地區開放型產業和國外產業轉移。 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 為引導外商投資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商務部指出,2007年將積極穩妥地推進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比重,引導外資投向附加值高的金融、物流、連鎖、信息技術、軟件及技術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加速培育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服務外包企業。 同時,將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研發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節能環保產業;鼓勵外商投資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服務外包產業;鼓勵外商投資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繼續鼓勵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采購中心、物流中心、營運中心、培訓中心;嚴格限制外商投資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產業,嚴格限制外商投資房地產;推動外資和民營企業合資合作。 商務部還提出,要充分利用境外資源發展資本市場,引導和規范外商向上市公司戰略投資;鼓勵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進行創業投資,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