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商務部門沉著應對、創新方式、積極作為,爭當最走心的“店小二”、云招商的“弄潮兒”、穩外資的“奮進者”,跑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加速度”,實現外資招商新發展。 按下復工“加速鍵”,服務外企渡難關 市商務局第一時間深入各轄市區和重點外資企業走訪調研,全面宣傳“常州20條”和各項外資政策,全力以赴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先后幫助協調解決北電愛思特、蒂森克虜伯、電裝等外企高管返常復工問題,幫助博世力士樂解決員工通勤班車運行困難,幫助安費諾等80多家外資企業籌措防疫物資,為摩丁機械、光大環保等企業做好外資總部政策解答工作。各轄市區和常州經開區則采取“關愛小隊”等多種形式,深入外資企業,提供“點對點”服務,助力外資企業復工復產。 萊尼電氣線纜(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康明杰說,“常州20條”助力企業恢復生產,讓企業得到快速有力的支持。常州三菱電機士林電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深田博信表示,在商務等部門的幫助與支持下,他從日本返常后,即使在隔離期也沒耽擱工作,每天都通過視頻會議了解運行情況、安排生產任務。 開啟招商“云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 為確保項目不斷流、招商不斷線,市商務局第一時間下發《疫情防控期間推廣不見面招商工作措施》,從及時發布信息、細化招商資料、持續溝通維護、豐富招商形式、發揮中介作用、做好項目服務、做好企業服務等七方面扎實推進項目招引,確保全市招商引資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落到實處。 開啟“云模式”,線上忙不停。全市各級招商部門大力推行“云招商”,積極采用網上洽談、視頻會議等方式,開展線上招商對接活動,變“面對面”“手牽手”為“線連線”“屏對屏”,“線上”推介載體、“線上”洽談項目、“線上”提供服務、“線上”集中簽約。據不完全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級招商部門共聯絡對接客商700余人次,獲取項目信息100多條,涉及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物流及健康醫療等產業。 扎實抓招商,線下忙不停。市商務局充分利用防疫期間充實招商引資基礎資料,趕制全市2020年度招商宣傳手冊,籌備全市產業招商電子地圖編制前期工作,進一步加大新一輪十大產業鏈的分工研究力度。各轄市區和常州經開區則進一步細化產業規劃布局圖、產業招商地圖、重點產業企業目錄,加大對重點地區的產業發展、資本流動的分析和研判。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招商人員不能出國、外商不方便來?疾斓膶嶋H情況,全市各級招商部門因時制宜,加強與海外商協會、招商中介平臺、各級政府駐海外招商代表的聯系與合作,積極發揮海外招商平臺的作用,開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組織靈活多樣的招商活動,加大投資環境和合作項目宣傳推介力度,爭取一批新項目簽約落地。 經過不懈努力,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了“疫情面前不后退、有進展”。溧陽市委托境外經貿代表2月18日在意大利科莫市舉辦科莫-溧陽“友誼之路”推介會,2月22日采取線上集中、線下分散的方式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5億元。金壇區15個在談重點項目加速推進,預計3月初將簽約“三新一特”產業類項目3個。武進區先后對接35批客商,推動5G光器件、新能源組件、新材料、生物醫藥及研發總部等10個項目簽約落戶。新北區已有20多個“兩特三新”項目初步達成簽約意向,目前正全速推進,確保項目早日簽約落戶。天寧區圍繞項目簽約狠抓推進,目前10個重點項目在談,有望于2月底3月初相繼落戶。鐘樓區先后對接近20批次重點客商,新材料、智能家居、新光源、智能裝備等10個重點項目取得進展,正力爭早簽約早落戶。常州經開區已獲取10條外來項目信息,實時推進10多個在談制造業項目,為集中簽約活動儲備產業項目20余個。 下好外資“先手棋”,全力實現穩增長 面對疫情,市商務局多措并舉,降低疫情對外資工作的影響,全力保增長。 抓實招商引外資。大力推動“不見面招商”,全力推動意向在談項目向簽約項目轉化、簽約項目向落地到賬項目轉化。圍繞全市“重大項目強化攻堅年”工作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優化今年境內外重點招商活動方案,加強與重點客商、有關中介的聯系,確保隨時能啟動、活動有成效。建立定時、定點、定人、定目標、定獎懲的“五定”長效招引工作機制,提升招商效能。啟動世界工業和能源互聯網博覽會簽約項目組織工作,力爭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常州市。 深入基層促外資。面對嚴峻疫情,市商務局加強基層和企業走訪力度,部署一季度外資工作,幫助各轄市區和常州經開區進一步摸排到賬項目,加大重點到賬項目跟蹤服務力度,繼續深挖債轉股、利潤轉增資等潛力,確保一季度利用外資實現正增長。 優化服務增外資。市商務局組織各轄市區商務局、常經開投促局和省級開發區學習《外商投資法》,與市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有關政策舉措落實,進一步釋放外資改革紅利、政策紅利、開放紅利。進一步加大重大外資項目服務力度,積極協調解決有關問題。進一步完善外商服務體系,發揮好外企協會、外商服務群作用,有效服務好外資企業合理訴求,讓現有外資企業留得住、發展好。 在一系列有力舉措的共同推動下,今年首月,常州市實際到賬外資3.93億美元,保持平穩態勢。華潤化學材料、新華昌等10家企業實現增資,新增協議外資0.7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8億美元。英特賽克醫療器械、寶馬格、貿聯電子、斯佩爾汽車、康寧反應器、海日升汽車電子等十大產業鏈項目到賬外資占制造業到賬外資總額的88%,支撐作用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