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上油氣產業是其經濟的命脈。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北海油田投產后,挪威政府對油氣行業極其重視,投入巨額投資,精心培育。迄今,挪威已形成完成的油氣產業鏈。挪威海上石油技術非常突出,石油設備出口占全球總量的10%,石油技術與設備涵蓋了鉆井平臺、深海作業、地質測試、項目管理、環境保護等廣泛領域。 挪威在海上油氣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1996年投入運營的TROLL-A鉆井平臺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挪威在海上油氣勘探、提高開采率(一般國家為30-50%,挪威達到65%左右)、CCS(二氧化碳捕捉儲存)等技術方面世界領先。挪威大陸架已開采的油氣資源僅占探明儲量的1/3,挪威政府已經著手勘探開發巴倫支海的油氣資源,其油氣行業發展潛力較大。而且國家石油公司等挪威石油企業已在俄羅斯、墨西哥灣、幾內亞灣等多個地區展開國際合作,不斷增強其油氣行業的全球優勢。 據統計,挪油氣儲量為132億標準立方米油當量(1標準立方米油當量=0.84噸),2008年剩余84億標準立方米油當量。2008年,挪威石油產量為1.23億標準立方米油當量,天然氣9923萬標準立方米油當量(1標準立方米油當量=1000立方米),年產油氣總值達6600億克朗(1198億美元),油氣出口總值6038億克朗(約1096億美元),占貨物出口總值的50.48%。2008年,挪威是世界第11大油氣生產國、原油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五,天然氣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三。油氣生產從業人員21.8萬人,與油氣相關服務業從業人員17萬人。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成立于1972年,2007年10月挪威政府整合原國家石油公司和海德魯公司的油氣業務,成立了國家石油海德魯(StatoilHydro)公司,其國有股份為66.4%。該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海上石油開發商,也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凈出售商,已在世界4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平均日產為170萬桶油當量。該公司在紐約和奧斯陸上市,市值約1000億美元。2009年11月,公司更名為國家石油公司,挪威政府持股67%。 國家石油公司同時也具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公司在卑爾根(Bergen,負責地球物理、鉆井技術、海事技術和油田開發技術研究)、蒙斯塔德(Mongstad,負責生產和服務技術研究)、Porsgrunn(負責油氣、環保和新能源技術研究)和特隆海姆(Trondheim,負責公司研發管理)設有研發中心。國家石油公司在深海油氣開發、提高產量和能效、環境保護、新能源等領域享有多項世界領先技術。 石油收入雖占其財政收入的25%,但挪政府一般只拿出4%的石油純收入轉入下年的財政預算,作為彌補非石油財政赤字之用,余下都被轉入國家養老基金進行海外市場投資,留作以后之用,因此挪每年財政支出的大部分(85%左右)是來自非石油活動的收入。挪威國家養老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截至2009年11月,其市值達4059億美元。 2008-2009年,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分兩期選派近100人來挪威培訓海上油氣技術,取得了很大的收獲。2008年9月,中海油服有限公司斥資25億美元收購了挪威著名鉆井服務商AWILCO,公司國際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2009年,中海油公司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四個區塊達成合作,實現了我國公司進軍墨西哥灣。挪威有300多家公司從事海上油氣開發,相關領域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我國企業可以在設備技術引進、人員培訓、投資并購、區塊開發合作等方面與挪威公司探討合作,前景比較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