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挪威人口僅為我國的0.37%,經濟總量不及我國的1/10,但挪威在油氣、漁業、海事、環保、通信等眾多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從這方面來說是一個經濟強國,同我國相關行業合作潛力巨大。 1、挪威油氣業 挪威油氣資源總儲量為相當于132億噸標準立方米油當量,其中已開發48億噸,已探明52億噸,還有約32億噸未探明,分別為36%、39%和25%。油氣貯量世界排名第18位。2008年石油產量為1.23億標準立方米油當量,油氣出口總值6038億克朗(約1096億美元),占貨物出口總值的50.48%。挪威是世界第11大油氣生產國、原油出口量名列世界第五,天然氣出口量名列世界前三。 首先,挪威擁有一大批先進的海洋油氣勘探公司,如挪威全球地質服務公司(Global Geo Service,GGS)、挪威石油地質服務公司(Petroleum Geo-service,PGS)和TGS地質物理公司(TGS-NOPEC Geophysical Campany,TGS)。上述企業擁有三維海洋地質成像技術,能對油氣可疑物進行分析和鑒定。其次,挪威在深海作業領域的技術具有專長,其技術可使在4000多米海下進行石油生產成為可能。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挪威Aker Solution ASA公司,還有一大批開發與鉆井相關產品企業,如挪威ROXAR公司生產油氣流量計和儲藏油氣三維仿真軟件。再次是挪威擁有長距離海洋天然氣運輸技術,由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承建的ORMEN LANGE天然氣田已投入使用,通過1200公里長海底管道將天然氣出口英國。此外,挪威在處理油氣田火警、油氣滲漏方面具有先進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在開發海洋油氣的同時,有效地協調與漁業捕撈之間關系,實現海洋收益最大化。 2、挪威漁業 挪威海岸線長達83281公里(包括峽灣和島嶼),其可供水產捕撈和養殖區域為挪威陸地面積的6倍,漁業資源非常豐富。目前,挪威是世界上第11大水產品生產國,第4大水產品出口國,向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出口海產品(僅次于中國、泰國和越南),2009年,挪威出口海產品260萬噸,貨值447億克朗(約77億美元),占全部出口貨值的4.3%,為挪威第二大出口產業。 挪威漁業的發展除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外,還與挪威企業科技創新密不可分。首先,挪威自1994年前后,大力培育抗病魚的選育,開發和應用魚用疫苗,如挪威Pharmaq公司首先后開發出冷海水弧菌(Vibriosis)疫苗、抗癤病(Furunculosis)疫苗、抵抗鮭魚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等,為挪威三文魚養殖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次,挪威成功開發出陸基水產養殖成套技術和設備,這樣就可以突破自然環境條件限制,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如挪AKVA集團公司具有幾十年陸地和海上水產養殖設備的設計、生產經驗,主要產品包括高強度塑料網箱、鋼鐵養殖箱、陸地水產養殖水處理及節水循環系統等。 3、挪威碳捕獲與貯藏技術 挪威政府和企業大力推行碳捕獲和貯藏計劃。2009年,挪威政府撥款19億克朗(約3億美元)用于二氧化碳捕獲與貯藏(CCS)技術的實驗、研究以及工程的開發。挪威海德魯公司、挪威阿克公司(Aker ASA)、挪威科技工業研究院(SINTEF)、挪威科技大學(NTNU)、阿克清潔碳公司(Aker Clean Carbon)等企業和科研機構大力開發二氧化碳捕獲技術。通過應用該項技術不僅有利于環保,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同時也可以提高海洋油氣田的開采率,延長油氣田開采期;最為重要的是挪威把碳捕獲和貯藏技術作為國家產業戰略,一旦技術成熟,不僅在挪威推廣,還可以在全球推廣,給挪威帶來巨大商機。 目前,挪威進行碳捕獲和貯藏項目有以下幾種方式:一種是將天然氣中二氧化碳分離(天然氣中含有5%-8%二氧化碳),重新注入海床貯藏;自1996年以來,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將約1000萬噸的CO2注入其北海的SLEIPNER氣田。2008年4月,該公司啟動了Snoehvit天然氣田的二氧化碳貯藏工程,將Snoehvit天然氣田開采的天然氣運送到陸地后,把其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再注入海床下2600米的貯藏地。估計一年可貯藏70萬噸二氧化碳。另一種方式是將使用天然氣或煤炭的發電廠排出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后注入深海貯藏。2006年6月,挪威石油能源部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一項協議,即在挪威赫爾德蘭郡蒙格斯塔德(Mongstad,Hordaland)天然氣發電廠建設大規模二氧化碳捕獲和貯藏項目(簡稱為"登月"計劃),爭取在2014年對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所屬Mongstad天然氣發電廠全面安裝二氧化碳捕獲和貯藏(CCS)設備。挪威卡斯托(Karsto)天然氣發電廠也計劃安裝溫室氣體捕獲和貯藏設備。 4、挪威海事業 挪威擁有300多家船用設備生產商,生產的設備占世界市場份額的9%,其中60%用于出口,產品包括先進的船舶推進器、船舶動力主機、電子貨物裝運設備、航海電子導航儀器、電子地圖和先進的船舶穩定系統等。2009年,商船總數1800艘,船舶總載重噸為4800萬DWT,為世界第五大船運國。 挪威知名的船用設備生產商包括挪威阿克船廠、羅爾斯·羅依斯商用船用設備公司、赫爾斯公司、福蘭克·默恩公司、德根公司、康斯伯格海事公司等。挪威主要的航運公司包括挪威斯考根海運集團公司、禮諾航運有限公司和格里格航運公司等。此外,挪威船級社是世界著名的認證評級機構,世界第一大船級社,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和各類評估認證服務,涉及船級認證、技術服務等方面。 2008年全球發生金融危機以來,由于挪威造船業訂單急劇下滑,挪威生產船用設備企業和船運企業受到嚴重沖擊。挪政府也在努力尋求加強同中國相關企業合作,盡快走出低谷。 5、挪威通信業 挪威信息技術產業比較發達,在衛星通訊、全球定位、移動電話、傳輸、電視會議、多媒體設施、信用卡終端等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 挪威國家電信公司(Telenor)是挪威最大、全球第六大移動通信運營商,手機用戶已突破1.5億,在12個國家開展業務,主要業務范圍為手機運營、固定線路、廣播服務。我國通信設備制造商,如中興、華為已廣泛參與挪威國家電信公司在挪威及海外市場共同開發。 6、挪威冶金業 挪威是世界第二大鋁和鋁合金產品出口國,鋁產量的80%至90%供出口。NASA的航天飛機、歐洲航天局運載火箭都依賴于挪威的金屬和冶金技術。挪威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硅鐵和金屬硅生產國之一,世界個人計算機和電子元件使用的金屬硅的一半以上由挪威供應。 挪威海德魯(Hydro)公司是世界500強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鋁熱傳輸管制造商。挪威?希‥lkem)公司是世界一流的金屬和材料供應商、世界最大的硅金屬供應商,主要生產鐵合金、金屬硅、鋁和微硅粉,市場份額占全球的15%,世界上一半的電腦所使用的硅金屬都來自該公司。 7、消費領域 挪威地處緯度較高地區,氣溫較低,不適合許多農作物生長,挪威食品的自給率不足50%,許多農產品依賴進口,這為我國糧食作物和農產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潛力。 挪威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均消費水平較高,我國的家電產品對挪出口前景廣闊。許多高檔消費品如家用游艇也深受挪威歡迎。由于挪威冬季漫長,挪威人熱衷戶外運動,因此戶外運動衣物、冰雪運動設備市場潛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