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外匯管理由澳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負責。 1966年2月14日,澳大利亞發行了現行流通的貨幣澳大利亞元,以取代先前流通的舊市澳大利亞鎊,并規定1澳元等于1.12美元,可兌換0.5個澳鎊。 1971年8 月15日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后,澳元于當月23日開始與英鎊掛鉤,12月22日美元貶值,澳大利亞宣布澳元的含金量不變(即0.99531克),對美元的官方匯率上升為 1.216美元,且波幅為2.25%。 1974年9月25日,澳大利亞重新實施有效匯率制,且澳元不再釘住美元,改為澳大利亞主要貿易伙伴國20種貨幣一攬子加權貨幣聯系,并實行浮動管理匯率制度。 1983年12月12日,澳大利亞取消了澳元盯住一攬子貿易加權貨幣的有效管理浮動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澳大利亞也因此取消所有外匯管制。目前,澳大利亞元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重要的硬通貨和投資工具之一,澳外匯市場每天交易量達700億澳元。 澳政府于1990年7月1日取消了所有的外匯管制。但是五千澳元以上的現款出入,銀行必須報財政部備案。此項規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逃漏稅收,而非限制外匯的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