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概述
2010年5月國家科技部批準常州作為試點城市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新一輪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中明確,要注重工業園區的集約集聚發展,要注重發展主導產業,并且強調了依托常州目前職業教育特色走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之路!耙缓税藞@”是常州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的重要載體!耙缓恕笔侵赋V菘平坛;“八園”是指創意、光伏、生物醫藥、新能源車輛、風電、半導體照明、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功能新材料等八大新興產業專題園區。

(二)常州科教城
成立時間始建于2003年。
地理位置
位于武進文教區。
規模
全國第一家以高等職業教育為特色的教育園區, 占地6000畝,在校學生人數8萬多,建筑180萬平方米。
院校組成
現有一所本科院校和五所高職院校:常州大學、常州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研發機構
目前,常州科教城共有研究院所、高科技企業、企業研發總部、科技中介服務機構301家。
2010年,科教城申請國家專利324項,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526項?平坛且雅c美國、加拿大、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40余所大學及國內著名高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及人才培養協議。
科教城國際創新基地(CIIB)占地1.25平方公里,集聚國內外多家研發機構與高科技企業,與常州多家企業達成產學研結合、科技創新等合作意向,F代工業中心目前完成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F代設計與制造中心是面向裝備制造業的高水平設計、檢測、加工與制造服務平臺。
重點企業
江蘇激藍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麥科卡電動車輛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誠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思瑞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雅譜智能變色光學器件有限公司等。
科教城特色
資源共享、集約發展的知名職教園,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常州市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核心引擎。2009年3月,科教城正式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聯合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目標及規劃
常州科教城正大力進行三期(常州國際創新基地)項目開發,規劃面積127萬平方米,打造一流的科技產業園區。
(三)常州創新型科技產業園區
1.創意產業園
位于常州主城區東北部,距市行政中心1公里,公交系統可通達主要商業中心和社會服務設施,緊靠滬寧高速公路常州道口和青洋路道口,距京滬高速鐵路常州站4公里,距民航常州機場21公里。
現有入駐企業近400家,集聚規模位居全國同類園區前列。
園區內經認定的軟件企業150家,經認定的軟件產品396只;通過CMMI3級認證企業達74家,為全省第一;醫療信息化產業發展位居全省前列。
涌現出聯創科技、OKI沖電氣軟件、新科軟件、金仕達衛寧軟件等一批業內知名軟件企業。
2.光伏產業園
位于常州高新區內。常州天合光伏產業園于2008年4月正式掛牌,規劃面積5.12平方公里。主要以核心企業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為依托發展光伏產業。 形成了以天合光能為核心,其他如億晶光電、有則科技、江南電力、亞瑪頓科技等與光
伏相關的多家企業。
加強科技創新,形成中國光伏產業核心技術密集區;拉長做強產業鏈,構建中國光伏產業集聚區;建設示范工程,打造中國光伏產業應用示范區;引進培養各類人才,形成中國光伏產業人才聚集區;推進現代服務業,打造中國光伏產業服務集中區。
3.生物醫藥產業園
位于常州高新區核心區以西,東至龍江路、南至黃河路、西至德勝河、北至嫩江路,橫跨滬寧高速公路兩側。
2000年8月,常州高新區建成江蘇省首家省級“三藥”(醫藥、農藥、獸藥)科技產業示范基地,2003年“三藥”基地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科技產業基地。園區有生物醫藥及相關企業93家,產值上億元企業12家,有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4家。目前已基本形成覆蓋生物制藥、化學原料藥及制劑、醫藥中間體、中藥提取及中成藥、醫療器械、藥用包裝材料、藥物輔料、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能源、生物化工及添加劑等多門類、多品種的產業體系。園區重點發展生物技術新藥及試劑、醫療器械及設備、化學藥品制劑、工業生物產品等。代表性企業有:千紅生化、常茂生化、康輝醫療器械、方圓制藥、太平洋美諾克、延申生物等。
一期已于2010年9月建成啟用,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35000㎡,可入駐企業80余家,建有公共實驗平臺、醫學檢驗所、公共服務用房、中試平臺、三廢處理以及實驗用動物房等配套設施。二期工程將建成研發中心,新藥研發服務外包等為一體的生物醫藥創業創新園區,可入駐企業200余家。
4.新能源車輛產業園
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東至S238省道、南至常州機場高速公路、西至空港一路、北至滬蓉高速公路?傆玫孛娣e990公頃。園區是集科技研發、孵化中試、專業生產、物流配送、公共服務、生活配套于一體的產業集聚、配套完善的大型新能源車輛專題產業基地。
常州黃?蛙囉邢薰、常州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形成較完善的配套產業鏈,具有前瞻性的研發創新體系。
5.風電產業園
位于武進高新區內。
依托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和江蘇省風電技術創新聯盟,以新譽風電、卓潤風能等為龍頭,重點發展風電整機及電機、大部件、葉片等核心零部件,形成兆瓦級風機產業鏈,積極建設大功率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推動常州市風電產業的集群發展。江蘇省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出口泰國,這臺機組由常州新譽風力發電設備有限公司研制。江蘇風電總裝機容量在當前和未來數年內都將處于全國較為領先的地位,其中海上風電規劃裝機容量將為全國第一。常州市作為江蘇省企業技術創新和交流非;钴S的一個城市,在新能源產業,尤其是風電產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以及很強的技術吸收和產業化能力。新譽風電、卓潤風能等重點企業。
6.半導體照明產業園
位于武進高新區內。
占地350畝。江蘇首個半導體照明高技術產業示范基地;首批江蘇省科技產業園-半導體照明科技產業園。光寶光電(常州)有限公司、晶品光電(常州)有限公司、歐亞華都環保集團等重點企業。正在申報國家級半導體特色產業基地、LED照明示范城市,打造全國知名LED“魅力光城” ,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LED產品交易集散地。
7.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
分別位于常州科教城和武進高新區內。武進高新區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打造成為國內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技術研發、生產的重點集聚區,建成全省一流、全國知名、國際有一定影響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基地。
通過近年來優化產業結構和引進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園從無到有、快速做強,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話語權的企業,正在產業園快速發展。
常州銘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漢迪科技有限公司、常州遠量科技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平臺,形成我國“兩化融合”示范基地和“國內重要的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品研發生產基地”。
8.功能新材料產業園
位于武進經濟開發區內。
江蘇武進新型工程材料產業園總面積5平方公里,分為五個功能區,即產業區、研發中心、物流配套區、行政服務區和生活配套區。
1個孵化科技園和3個生產基地,即西太湖國際智慧園、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基地、新型復合材料基地和新型金屬材料基地。新眾合金、華夏鋼鐵、蘇南鐵合金、常虹鋼構、山由帝奧、巨力塑料、阻燃材料、天常玻纖、山由帝杉等企業。
初期培育階段:從2010年到2011年;
中期發展階段:從2012年到2016年;
遠期壯大階段:從2017年到2020年。
目標:建設一個高水平、專業化、規;滦凸こ滩牧袭a業園區。三個產業板塊: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規模:5平方公里,投資180億元,投資強度不低于300萬元/畝。培育企業:具有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10家,
50億元級企業1-2家,
30億元級企業1-2家,
20億元級企業2-3家,
10億元級企業4-5家,
國家級高新企業20家。 |